“因为刚好遇见你 留下四年的期许”——各书院2017级迎新报到工作顺利进行
丹桂飘香正九月,又到一年迎新时。经过前期工作的充分准备,15日上午,各书院分别在河西、南山两个校区设立了迎新服务站点,为迎接2017级新生的到来整装待发。
本次新生报到,以书院为单位开展“一站式”报到服务,并结合网络平台推出2017年新生报到现场实时统计管理系统,为实时查询和追踪新生报到情况提供便利,进一步实现迎新管理工作的高效、便捷、人性化。
树人书院:小黄鸭为迎新再助力,实时更新增添存在感
树人书院的志愿者们沿袭以往“小黄鸭”的明亮造型,用热情的服务、温馨的关怀、积极的解答为书院迎新增添了一抹亮色。书院迎新点前竖立着“文理,我来了”的特色展板,让每一位报到新生在展板前以便利贴的形式手动粘贴,实时更新报到人数并在展板前留影纪念。书院新生表示,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,增添了新生的存在感和对书院的归属感。树人书院第一位报到者,化学与材料类171的鲁功飞说,“我很荣幸,我是树人书院的1号新生,希望未来也能做书院的排头兵。”
青藤书院:今夕何夕,会此青藤
作为全校唯一一个研究生所在的书院,青藤书院迎新工作由书院团委学生会牵头,集合人文学院、化学化工学院、经济与管理学院、土木工程学院四个学院的师生力量,于志廉楼有序开展2017级研究生新生报到工作。此次书院迎新,实现了“双院协同”的联动管理,提高了新生报到的效率。“青春列车,今日重新出发;腾飞起航,我们携手努力”、“青瓦碧韵风泽煦,藤屋绿意文人育”.......书院设计的迎新标语,彰显出青藤书院独有的人文情怀与书香气息。
竞雄书院:共竞进树雄志,希与卿度好时光
竞雄书院延续了“双院协同,携手迎新”的传统,与对接音体美三个学院共同开展迎新工作。书院此次有近50名学生干部和志愿者参与迎新,新生班主任也在迎新现场为新生及家长做出热心解答。同时,书院精心设计了“新生签到”环节,让每一位新生在所在班级的签名本上签名,后续书院将再添加班级集体照和班主任寄语,为新生们留下刚入校时的美好回忆。
成章书院:金秋送爽喜迎理工学子,丹桂飘香共祝美好明天
成章书院迎新点设在书院篮球场,从报道注册到领取物品再到寝室住宿,书院志愿者们一路引导,为新生提供最便捷高效的服务。书院首次开放“文化长廊”,提供免费茶水,供新生家长在此休息。书院还贴心的准备了姜茶,为新生及家长带来了暖意。同时,书院文化长廊准备了“入学寄语”的展板,让新生写下对自己入学的期待,也留下新生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福。温馨的全家福合影,营造出书院之“家”的温暖氛围。
建功书院:因为有你,所以建功
建功书院此次增设“心愿墙”版块,既有新生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的满怀期待,也有学长学姐对新生的建议和期许。通过学长学姐的热心接待、积极解答,形成良好的“传帮带”效应,引领新生自入学起树立目标、学习榜样、文明知礼、行为争范。今年,建功书院共有15名来自西藏的学生。校长王建力、校党委副书记唐和祥走访书院寝室,看望了藏族学生并与之亲切交谈,寄语藏族学生要自我努力、积极参与,成长为优秀人才。
阳明书院:在阳明,遇见最好的你
阳明书院此次以“宣文讲礼、言传身教”为主题,通过书院宣讲员对书院文化的宣讲、志愿者展示与回顾书院历年举办的活动情况,引领新生对书院文化精神有直观的感受,增添了新生对书院的认同感。每个报到的新生都在书院宣讲员的带领下,于书院广场前认真阅读“阳明公约”,使新生能够遵规守纪、文明知礼。而书院精心设计的“文化书签”,写有“格物致知”、“天道酬勤”等格言,激励新生学子奋发向上,知行合一。
仲申书院:相聚美丽仲申,开启精彩人生
仲申书院此次迎新以“校友文化”、“家文化”为主题,以“经世济民做栋梁 厚德载物育人才”、“思想自由争齐鸣 兼容并包纳百川”的标语激励新生勤学笃实、善于思辨。书院志愿者们贴心周到的一站式迎新服务,为贫困学生开辟的“绿色通道”,为远道而来的新生家长设立的临时休息处等,都让新生感受到来自仲申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。而“小萌新开学啦”、“新生到达专列”、“读大学我要用洪荒之力”等合影展板的设计,更是让前来报到的新生感受到书院满满的用心与创意。
文澜书院:春风十里不如你,三里桃花不及卿
文澜书院此次派出对应学院的党员先锋队和书院志愿者协同迎新。党员学生干部率先示范,为新生及家长搬运行李、热心服务。志愿者们为新生家长提供免费茶水和临时休息区,让她们在寒冷秋风中感受到书院的关怀。书院特设创意“朋友圈”,上面写有文澜书院团委学生会对新生到来的寄语——“亲爱的2017级萌新,终于等到你”,让小萌新们充分感受到书院文化特色,有新生直呼“网红创意朋友圈,让我们在书院找到了家的归属感”。
据悉,此次书院迎新,还专门设有“家长临时住宿点”,为新生家长提供便捷服务,使之感受到书院的人性化关怀。而各书院别出心裁的迎新设计,更让新生感受到书院之家的温馨与走心。书院后续还将为新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,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入学生活,融入大学氛围。
(学工部 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