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寄哀思,英魂长存励后人。3月30日,文澜书院、鲁迅人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联合开展“鲜花献先烈,哀思祭忠魂”清明缅怀先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,通过扫墓缅怀、故居探访形式,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、厚植家国情怀。
烈士墓前忆初心,青春誓言担使命
晨光熹微中,府山烈士陵园松柏肃立。三院学子手持白菊列队而立,向革命先烈敬献花束、默哀致敬。鲁迅人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学生代表发表致辞,以铿锵字句追忆先烈精神;文澜书院学生骨干带领全体成员重温入团誓词,在铮铮誓言中坚定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信念。
故居寻迹溯文脉,双院共学启新程
扫墓结束后,学生们来到范文澜故居。泛黄的手稿、斑驳的旧照,凸显一代史学大家的治学精神与家国情怀。鲁迅人文学院学生结合专业特长,现场解析了范文澜多部作品的内涵意义;外国语学院学生则用英语翻译了“板凳要坐十年冷”的箴言,剖析了范文澜先生蕴含于句中的学术坚守;文澜书院学子发表自身感悟,思考当代知识分子的时代担当。书院、学院立足自身特色,展现出积极探索学术、主动自我教育的良好风貌。
协同育人显实效,知行合一砺成长
此次活动是学院和书院双院协同育人的一次生动实践,学院和书院厚植文化底蕴、秉持家国情怀、强化国际视野、深耕实践教育,通过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构建起“红色教育+专业实践+文化传承”的育人矩阵,打造出“1+1>2”的协同效应。参与学生纷纷表示,将把先烈精神与学者风骨转化为成长动力,以专业所学讲好中国故事。
近年来,学校坚持“学工主导,双院协同”原则,争创集“先锋、文化、平安、温馨、数智”为一体的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。本次育人实践活动,使以文化人、以行砺志的种子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,彰显了学校扎实的双院协同育人实践成果,成为学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的生动注脚。